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陕西省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为便于公众了解陕西省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基本情况,并对其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就工程主要环境影响信息,向社会公众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陕西省引汉济渭二期工程
工程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以及西咸新区
工程任务: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将引汉济渭工程调入关中的水量输送给关中地区渭河两岸的重点城市和西咸新区、县城和工业园区,逐步退还挤占的农业与生态用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工程规模: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分两期配水,近期2025年多年平均调水量10亿m³,远期2030年多年平均调水量15亿m³。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规模为大(1)型,施工总工期为60个月,工程静态总投资171.99亿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3.2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黄池沟配水枢纽:由分水池、池周进出水闸、黄池沟泄洪设施和黑河连接洞4部分组成;(2)南干线黄池沟至灞河水厂分水口段工程,干线工程范围全长103.10km,由4座隧洞、2座箱涵、3座倒虹吸和1座渡槽组成;(3)北干线黄池沟至泾河新城北关水厂分水口段工程,干线工程范围全长88.87km,由2座隧洞、2座箱涵、2座倒虹吸、1座管桥和压力管道组成。
移民安置:工程建设永久占地面积为1211亩,临时用地为17814亩,沿线涉及搬迁人口63户290人,以分散安置的方式进行安置,原则上在本村组内进行后靠安置,保持原有的生产半径、社会关系、出行条件、生活用水条件及其他各项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不变。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工程区占地类型主要为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植被类型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竹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水生植被;工程区占地共发现4种陕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1种古树名木。工程区内发现陆生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均为鸟类),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0种(其中鸟类18种、哺乳类2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21种(其中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鸟类13种、哺乳类6种)。
工程区内发现国家Ⅱ级保护鱼类1种——秦岭细鳞鲑和陕西省级保护鱼类2种——多鳞铲颌鱼、渭河裸重唇鱼;两栖类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种——大鲵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2种——山溪鲵、秦岭北鲵;哺乳类《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1种——水獭。
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沿线涉及水域水质现状良好,基本可满足相关水功能区划的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工程区声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均可满足相关质量标准,总体环境质量良好。
三、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1)环境影响
主要有利影响: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发挥引汉济渭工程效益,缓解关中地区严重缺水状况,逐步退还挤占的农业与生态用水,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主要不利影响:工程隧洞、箱涵及管线等输水线路建设对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水环境等环境要素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公园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以及受水区新增水污染负荷对受纳水域水环境的影响等。
(2)对策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优先回用和综合利用,Ⅲ类及Ⅳ类水体不能回用部分达标排放;对施工粉尘、交通扬尘采取除尘、洒水等措施;噪声采取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优化施工布置、设置隔声屏障、限制车速、禁止夜间鸣笛等措施;生活垃圾就近纳入当地垃圾处理体系,外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场处理;结合水保措施对施工场地渣场等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及拦挡、护坡工程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公园等环境敏感区加强宣传教育、生态监测和生态恢复;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测,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
工程运行期间,在黄池沟配水枢纽实施隔离防护措施,加强供水水质监控;开展保护鱼类的增殖放流;加强运行期水质和生态监测;落实工程受水区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陕西省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建成后可缓解关中地区严重缺水状况,逐步退还挤占的农业与生态用水,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隧洞、箱涵及管线等输水线路建设对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水环境等环境要素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以及受水区新增水污染负荷对受纳水域水环境的影响等。不利环境影响可通过采取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得以减缓与控制。工程建设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报告书文本的方式和期限
广大社会公众如需查阅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请与建设单位的联系人具体联系,查阅期限为本公告规定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期限。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广大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出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提交书面或口头意见。
建设单位名称: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联系人:党辉
建设单位联系电话:029-89690284
电子邮箱:danghui@hwrvwd.cn
评价单位名称: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联系人:孔工
评价单位联系电话:010-51977234
电子邮箱:kongy@bhidi.com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信息公示之日起10日内。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22日
官方抖音
官方微信
官方头条
陕西省引汉济渭 Copyright © 2014 Hanjiang - to - Weihe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Co.Ltd.,Shaanxi Province. 陕ICP备1400094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62号